综合资讯

平安春节:春运篇

0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拉开序幕,随着春运的开始,火车成为了春运的主力大军,不少人都会选择乘坐火车回家,然而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客流压力,让我们不禁要考虑消防安全问题,如果在火车上发生火灾事故,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乘坐火车回家途中需要谨慎,防火工作不可松懈。同时,为广大群众支招,教大家面对列车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春运过程中,不光旅客流量大,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车厢内存在的火灾隐患也是不少的。当面对列车发生火灾事故时,我们应该怎么逃生?

  一、是如果列车发生火灾事故,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更不能盲目地乱跑乱挤或开窗跳车,从高速行驶的列车跳下不但可能摔伤,而且在开窗的同时会造成风助火势,使得本来可以控制的小火变大。

  二、是列车着火后注意火势蔓延方向,及时向未燃烧的车厢转移,转移中不可贪恋财物,听从乘务人员引导,以免列车旅客多,逃生过程中发生意外。

  三、是火势较小时,不要开启车厢的门窗,以免新鲜空气的进入加速火势的蔓延。此外,乘客应该自觉协助列车工作人员利用列车上的灭火器材实施扑救。同时,有秩序地从座位中间的人行过道,通过车厢的前后门向相邻车厢或外部疏散。

  四、是如果浓烟蔓延过来,在向安全地带转移的过程中应当用湿毛巾捂住鼻口,低身行走,避免吸入大量有毒气体。

  五、是在乘车过程中,要明确列车消防设施位置,以便于发现初期火灾及时扑救。

  六、是如果车厢内火灾越来越大,应该等列车停稳后打开车窗或者用坚硬的物品将车窗击碎从而逃生,并及时联系消防部门求教。

  春运人多隐患也多,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了解正确的逃生方法也有助于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年根的临近,很多人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其中,搭乘客车回家过年也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选择。那么,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搭乘客车应该了解哪些消防知识呢?

        1、首先要注意不携带违禁物品乘车,尽量选择性能优越的国有定点班车,不乘坐超员、超载等违规黑车;

        2、面对火情应当做到冷静面对,切勿慌乱,要服从指挥,有序疏散; 

        3、如果发动机着火,驾驶员应开启车门,让乘客迅速下车,然后组织乘客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 

        4、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5、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不能开门,乘客应立即砸开就近的车窗跳下车,下车后应远离起火地点; 

         配有安全锤的空调客车,可把小锤从架上取下,用尖的一头朝玻璃中部敲下去,玻璃呈放射状裂开后用鞋底猛踢一下,玻璃就碎了。万一找不到安全锤,如用重物或皮带扣猛击玻璃,或者用女同志的高跟鞋击打空调车钢化玻璃的四周,等出现裂痕后,再用脚底踢开,尽快破窗而出; 

        6、在火灾中,如果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了,不要惊慌,应当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如果来不及脱下衣服,可以就地打滚,将火滚灭,切忌着火人乱跑,或用灭火器向着火人身上喷射。

        7、汽车车载灭火器通常放置在司机坐椅后;紧急情况下乘客还可以通过空调车的天窗逃生。

     

以下为客车逃生道具使用须知


一、利用安全锤:

        客车内一般会配有安全锤,紧急情况下,乘客可用“安全锤”击碎侧窗玻璃逃生。在客车起火事故中,万一找不到安全锤怎么办?也可以找一些身边的尖锐硬物,比如女士可以用高跟鞋的后跟,男士可用腰带扣,将玻璃敲碎逃生。

 

 

二、利用车载灭火器:

        客车内一般都配有灭火器,颜色醒目,可在出现火险的情况下使用。火灾初期时,司乘人员应该立即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蔓延,请立即拨打119报警。

 

 

三、利用放气阀:

        客车都有一个放气阀,通过顺时针方向转动放气阀,可切断门气路,在此状态下,车内或车外手动就可打开前后门,方便撤离。

 

 

四、利用客车的天窗:

        乘客只要旋转车顶天窗上的红色扳手,就能将天窗打开,从而迅速逃生。同时,大部分空调客车都在车厢后部设置了逃生门和逃生气窗,坐在车厢后部的乘客可就近迅速打开着两个通道逃生。

 

 

五、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若遇到汽车着火险情,人的情绪激动,容易致呼吸急促,从而加快吸入浓烟的速度。因此,遇到类似险情,短时间内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快找到通风口或者砸开玻璃探头呼吸,可以增加存活几率。


         祝您旅途一路平安!

 

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飞机回家过年。飞机的快捷是火车、汽车所不能比的。2010年8月24日,一架EMB190客机在宜春失事,42人遇难,终结了中国民航2012天安全纪录终结。虽然在各种交通方式中,航空是最安全的,飞机失事概率较小,但了解一下搭乘飞机安全常识,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事故率较高的一般是一些服役时间较长的“老爷机型”,其中包括波音737-JT8D飞机,俄制伊尔-76飞机,俄制图-154飞机,空客A310飞机和麦道DC-9飞机。

    有人统计过全球最安全的机型,它们是:波音777飞机、空客A340、空客A330、波音737NG、波音767、空客A320等。

    坐飞机哪儿才是最安全的位置呢?

    答案是:坐在紧急出口四周5排以内靠过道座位上的乘客从飞机上成功逃生的几率最大。也就是说,靠近安全门的三个区域:机首、机翼和机尾的座位安全性更大。另外,要选择大飞机、直飞航班。

 

以下为春运飞机安全须知

 

一、早订机票、遵守时间春节期间,飞机票比较紧俏,所以还是早预订机票比较稳妥。订好机票后,务必在航空公司指定的时间内将机票购回,否则,座位会因超时而取消。另外,最好在所乘飞机起飞前90分钟到达机场办理乘机手续。

 

二、误机后咋办误机后也不必慌张,在飞机起飞后的第二天中午12点前到有关部门办理误机确认后可改乘后续航班,免收误机费一次,未办理确认的或客票变更后误机的旅客如要继续旅行,要交付票价的20%的误机费。

 

三、贵重物品应随身携带现金、证券、首饰、古玩等贵重物品不要夹带在托运行李内。除了在办理托运手续时声明的价值外,如上述物品发生丢失和损坏,按民航有关法律条款只能按一般物品进行赔偿,这些物品还是作为随身携带物品或者手提行李带入客舱自行保管为好。

 

四、特殊病症的患者咋乘机一般说来,行动不便的旅客可以乘机,并可以在订座时要求航空公司提供轮椅或担架服务,一些患有特殊病症的旅客最好不要乘坐飞机,如严重的心力衰竭、严重的中耳炎、近期患自发性气胸、近期内作过气胸造形的神经系统病症患者;大纵隔瘤、特大疝气肿、肠梗阻、头部损伤颅内压增高,颅骨骨折等,如果要乘机,必须在航班起飞前96小时由县、市或相当于这一级的医疗单位填写的“诊断证明书”,经医生签字,医院盖章并注明适合乘坐飞机方有效,重症患者在起飞前开此证明有效,除此之外,还须按规定填写有关乘机申请书。

 

五、必须携带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16岁以下无身份证的人),护照,如若身份证遗失或正在办理可凭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含)以上的公共安全专家机关证明,不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安全专家机关和保卫机关。如若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的过程中遗失身份证件的可到机场公共安全专家分局打临时乘机证明,以上证明都必须一式两份以上(来回程过安全检查都要留下来备档),证明需要照片和乘机理由和时间。

 

六、到机场后,大件行李需要托运,(体积超过20*40*55厘米,重量超过5公斤)。办理乘机手续的同时办理托运,如果你家有宠物又舍不得留它一个人在家的话,那么也需要托运,而且还要去动植物检疫站办理你宠物的健康证明哦,还需要一个装它,让它觉得舒服的箱子,带透气的。

 

七、接下来,就要通过安检了,在通过安检之前,请你自己检查一下自己所携带的箱包,看看里面是否有你不经意放进去不能随身携带的物品了,比如酒(白酒包装完好可以托运,啤酒不能携带),小刀(刀刃6CM以下含瑞士军刀可以托运),防卫器(不能携带),饮料(一人不能超过两瓶,一瓶500ML装,多余的托运),另外就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比如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G-U-N弹药等等这些是不能带的。

 

八、经过了安检你就可以在候机室里等候广播登机了,一定要听好自己的航班号和登机口不要上错了飞机哦。

九、最后到了飞机上,美丽的空乘会提醒你关掉手机和一些电子产品,比如随身听,MP3等等,最后,祝你们旅途愉快。

 

飞机旅行防病须知

 

(1)防晕机。晕机呕吐是平衡器官紊乱,身体适应较差的缘故,一般只要保持镇静,排除杂念,服些防晕车船药就会平安无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会晕机,最好在登机前15分钟服药。

(2)防旧病突发:飞机起飞、降落、上升、下降、转弯、颠簸等飞行姿态的变化,以及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光线明暗的快速变化,会刺激一些疾病发作。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病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轻度脑震汤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少量镇静剂,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飞机,因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3)防航空性中耳炎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张着嘴或一个劲地吞口水,当然也能起预防作用,但毕竟欠雅观。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忘不了给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常开。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也是最令人轻松愉快的措施。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