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强强
今年1月27日,长沙芙蓉区新塘垅小区77栋5楼一户居民家发生火灾,单独留守在家的5岁女儿躲进卫生间,逃过一劫。3月4日江苏徐州又发生类似的事件。当地合群新村小区一户民宅发生火灾,两名6、7岁的幼儿躲在卫生间里活了下来。
一个多月里连续出现的这两起火灾案例给人们一种错误的感觉:一旦发生火灾,卫生间仍然可以作为避难场所。虽然应该肯定孩子们的机智,沉重,但更应该看到,这3名儿童灾后余生,有太多运气的成分。如果两家中可燃物,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可燃物再多一些;如果卫生间离起火地点再近一些,如果这两家卫生间的门没那么结实,密封;如果邻居报警再晚一些;如果消防队到场再晚一些;如果施救的消防队员没那么勇敢和富有经验,那么,当卫生间的门打开时,孩子未必能幸存了。另外还必需认识到,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乡镇或者边远地区,消防队赶到现场的时间更要长得多,躲在卫生间里的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幸存的机会。
在发生这两起火灾后,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做。首先,案例表明,这两家家长由于消防意识不强和缺乏消防常识,在一段时间里没有给幼儿提供应有的消防安全保护,导致危险的发生。其实,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因此,所有家里有幼儿的家长必须引以为戒。他们应该知道,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反锁防盗门,从消防的角度看,就更危险。在这两起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生火灾后,如果孩子能打开户门逃出去,显然要比躲在卫生间里安全得多。躲到卫生间里,是无法从户门逃出时的下策。在长沙那起案例中,家长出门时还开了烤火炉,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我们应该通过这两起案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的重点,应该落在告诫家长,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不安全,再反锁防盗门或开着烤火炉就更危险,而不是靠着儿童的临危机智,以及幸运逃过一劫。就如某家长把幼儿带到悬崖上玩,自己又走开一会儿,后来儿童差点儿摔下去,抱住一棵树,被路人救了下来。对这样的事,我们应该着重告诫家长不该把幼儿带上悬崖,更不该把他单独留在危险的境地,哪怕是片刻的时间,而不是宣传幼儿如何机智勇敢地自救一样。
火灾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小概率,绝大部分家庭一生都没遇到过。没有直接经历,往往会使幼儿家长对火灾疏于防范,掉以轻心。因此,在这方面了解得比较多的消防工作者就应该把他人的经历告诉这些幼儿的家长,使他们意识到,十万分之几的概率,自家遇到了,就是百分之百。就像徐州的那起火灾,父亲才离开十分钟,家里就发生火灾,差点要了两个孩子的命。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后果,为必要的预防措施所花的人力物力都是值得的。案例教育,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唤醒久处平安中人们的消防意识,促使他们去学习消防知识。尤其是事关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们还是愿意听的。
这两起案例也应该引起政府对幼儿安全的关注。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家长面临幼儿安全的两难: 把防盗门反锁了,可以预防儿童走失,坏人进来,但一旦发生火灾,幼儿无法通过户门逃生;但如果不锁,逃生容易了,但无法预防幼儿走失和坏人进来。最好的办法是不让幼儿单独留在家里。在美国,如果家长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就要受到处罚,因此,美国人在大人出门无法带孩子的时候,就必需托邻居或出钱请大学生照看。考虑到我国每年因幼儿单独留在家里而造成的种种安全问题,政府也应该考虑通过法规的手段来保护留守家中幼儿的安全了,我们中国幼儿的安全并非不如美国幼儿的重要。
在发生火灾时,在卫生间里避难逃过一劫的几率很低。家长不能让幼儿在这种命悬一线的险境中自寻生机。三个孩子侥幸躲过劫难,不意味着第四、第五个孩子也一定那么幸运。一旦孩子出事,后果是任何家庭都承受不了的。
信息来源:消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