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宝宝们
现在已经到了2月下旬了,
市政府已确定了今年要完成的、
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29件生大事!
包括了养老、老年服务、医疗、
绿化、幼儿教育、居民生活设施改造、
城市道路改造、便民设施建设……
每件事都和你有关系,
看完觉得自己2017年身份又涨了!
1、新增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
《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了
到2020年,
上海市建成15.9万张养老机构床位。
早前上海已拥有养老床位12.5万张,
所以,
在“十三五”期间,
2017年的上海至少需新增养老床位7000张。
2、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上海的养老政策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为
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人,
提供食物、照顾、保健康复、
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
让他们白天入托享受照顾和参与活动,
晚上能回家享受家庭生活,
解决子女白天忙于工作无法提供照顾的现实问题。
进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条件:
所有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开放,
重点服务高龄、空巢、残疾、优抚、
低保、低收入老人等。
3、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
“长者照护”之家是上海市政府
为缓解社区养老设施服务资源紧缺的压力,
而筹建的符合“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
小型化养老机构”要求的,
满足老年人社区就近养老服务需求
的社区托养机构。
让老年人在获得专业化照顾同时,
保持原有社区关系的归属感,
2017年上海市政府将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
养老措施简直不能再贴心了!
4、50家存量养老机构电气线路安全改造
回想起河南鲁山养老院特大火灾事故,
这个惨剧令人悲痛,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规定,
为了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海市政府对300家存量养老机构
实施电气线路安全改造、
安装自动喷水灭火设施,
每年安装改造50家存量养老机构,
切切实实的把养老安全落到了实处!
5、建成200公里绿道
根据上海市规划,
到“十三五”末计划建设1000公里绿道。
去年已建成203公里绿道,
此后以每年200公里的速度建设,
想想以后,
在绿树环绕的步道上,
自行车铃铃作响,行人惬意漫步……
在绿道中穿行而过,
享受着“移步换景”的景致。
具体如下
6、“绿色帐户”新增覆盖200万户
你知道吗?
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2万吨,
每半个月就能堆出一座金茂大厦!
因此在上海,
家家户户对于垃圾分类很重要,
上海推行了“绿色账户”,
意在倡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并通过“绿色账户”对居民实施奖励的
绿色、环保、志愿活动。
7、新增4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
上海宁,
你还记得2010年的世博会吗?
沙特馆月亮船顶部富有沙漠特色的“空中花园”,
法国馆巨大的植物墙,
新西兰馆的坡状屋顶花园……
这些立体绿化为世博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市立体绿化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世博会后立体绿化呈现井喷。
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目标是:
到2040年末,
上海将形成“点线相连、环洲相映、
块面同辉”的绿色网络结构,
中心城区将“绿屋星布、绿墙浓翠、
绿柱林立、绿链多彩”,
要想生活过得去,身边还得带点绿啊!
8、新建14个医疗急救(120)分站
对于医疗急救患者来说,
时间就是生命。
上海已有医疗急救分站,
优化急救中心布局,
医疗救护中心接到呼救至救护车到达呼救现场,
平均时间城区要求在8分钟—10分钟内,
郊区在10分钟—15分钟内。
而在今年,
上海将要新建14个医疗急救分站,
这样的好措施,
真是切实为人们提高了争分夺秒的生机啊!
9、新增50家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
医疗需求是老年人的最主要需求之一,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实现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均设置医疗机构
(与医疗机构邻近设置、整合设置的除外),
预计全市共需280家。
上海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超过180家,
而在2017年,
还要新增50家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
10、开设4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
上海市“爱心暑托班”自举办以来,便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因为,有效缓解了全市小学生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另外,“爱心暑托班”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11、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
每年到了幼儿园放暑寒假,父母都十分头疼。他们白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社区幼儿托却解了家长们的燃眉之急,让孩子们在暑假里,开心快乐的时光里学习和成长。这和小学生的爱心暑托班是一样的,反正,熊孩子有人带了对吧!
12、两千万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老旧小区由于年久老化,部分水池、水泵、管道等设施材质落后,二次供水的水质无法得到保障,极易出现水质二次污染的现象。为了解决好老旧小区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2017年,上海全面启动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计划完成2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所以,七楼以上的宝宝们用水也不用担心啦!
13、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
上海郊区现有103个乡镇,1585个行政村,2.3万多个自然村,99.2万户农村住户,农业人口260.09万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27.3万吨。2017年上海污水治理工作将着重于污水收集相对滞后的农村收集系统,而且是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来完成的,所以你们懂得,今年计划完成6万户处理任务,届时大家敬请期待吧!
包括的区:崇明、金山枫泾、宝山、青浦。
14、60万户老旧小区电表设施更新改造
早前,上海已有120万户居民,享受到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老旧住宅小区电表供电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工程。而在2017年,又将有60万户老旧住宅小区的居民,充分享受到这一工程,更多人将会享受到这样的惠民措施了!
15、30万户三表集抄及三单合一
对上海市民来说,过去交水电煤气费是件麻烦事儿,先分别收到各家账单,还得记住每张账单的交费期限,分别缴费…而现在,上海逐步推广水电燃气“三表集抄”“三单合一”,居民客户将能在每月月底收到水、电、燃气的联合交费通知单,一次抄表、一张账单、一起交费,全部搞定!
16、100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
上海市的许多老旧居民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设初期未配备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老化,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漏洞。 为解决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薄弱问题,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市今年,将对100个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进行整改、增配简易喷淋、警报装置和消防警示标志等。
17、全市居民小区开展逃生疏散演练
逃生疏散演练能来提高居民自救能力,熟悉疏散工作,并能以此提升居民救援技能,检验小区应急防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消防安全预防行为。
18、中心城区11路段道路积水改善工程
上海中心城区有些道路市政设施基础薄弱,排水管网陈旧、达标率低,每逢汛期灾害性天气道路积水现象严重,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彻底改变以往一遇暴雨就积水,居民路难行、门难进的“水灾”困境。被上海市民称之为民心工程,2017年中心城区将有11个路段进行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建设,方便市民生活。
19、50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示范项目
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示范项目,通过挖掘周边公共、专用、道路等各类停车资源,形成“内外联动、错时共享”的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格局,切实优化停车资源配置,有效缓解重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实现停车规范有序。
20、中心城区增设50处夜间道路停车点
下班之后,小区内停车是大家一直面对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交警总队将选取50个点设置1000个夜间道路泊车位,作为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补充模式。以后回家再晚,也不怕没有停车位啦!
21、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互联网+”思维应用在政府管理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破传统部门束缚,方便群众办事。简化流程与手续,降低办事成本,提高整个流程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2、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二期信息系统
上海市反电信诈骗中心平台,由市公安局牵头组建中心平台,包括电信、银行等多部门的成员单位全力支持,
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统一受理、统一查询、统一封堵、统一查处。今年,该中心二期信息系统将建设完成,针对电信诈骗案件,在防阻、侦破上将形成更大的社会合力,这样也能减少人们的损失了!
23、帮扶500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增收
在上海持证残疾人共有45万之多,每年还保持着3万人左右的增幅。农村务农残疾人的人均年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失地、失业残疾人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充分保障。为此,上海对困难残疾人实施精准救助,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多方举措帮扶他们增收。
24、新建改建50个市民球场
目前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市民的实际需求。市民喜爱的羽毛球馆、游泳馆等热门运动场馆设施还存在需求缺口。为响应市民的需求,上海今年将新建改建50个市民球场,以满足市民健身活动的需要,到时候约着一起去打球吧!
25、新建50条百姓健身步道
健身步道可以漫步可以慢跑,空气清新,绿植萦绕,是上海市民必不可少的户外活动场地。这项举措,为广大喜爱跑步的宝宝做了件大好事啊!具体如下
26、新建改建200个益智健身苑点
益智健身苑是小朋友和中老年人的最爱,在益智的同时,还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上海准备新建改建200个益智健身苑点,作为今年的民生大事项目之一哦~
27、新建改建30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
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是上海市政府的公益性民生工程,今年将新建改建30家。以后买菜做饭什么的,可就更加规范有序了!
28、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民生服务功能
上海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形态的基本形成和内涵的深度提升。通过打通促进社会共治共享的“最后一公里”,使志愿服务真正扎根社区,精准对接需求,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百姓心坎上。
29、培训3万名持证上门家政服务人员
服务证上有名称、编码、发证单位等基本要素。进入查询系统,持证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居住证信息、联系方式、现住地址等;从业信息,包括工种及特长、学历和培训情况、健康体检、保险信息、诚信记录等。辨别上门服务证真伪,有4种查询方法:一是登录WWW.962512.com网站;二是拨打962512上海;三是扫描服务证上的二维码;四是关注上海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微信公众号。
上海有这么多便民、利民政策,
关乎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年的上海真是变得越来越好啦~
对于我们来说,
也是觉得自己的身份越来越高啦!
信息来源:上海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