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健康头号杀手”等口号提了多年,但吸烟人数未见减少;“全国多地立法控烟”等举措实施多年,但控烟成效依旧不容乐观。
2017年5月31日是第30个世界无烟日,真正的“世界无烟”离我们还有多远?
行动:控烟力度不断加码
近段时间,家住北京的高晴觉得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明显少了。不仅曾经烟雾缭绕的饭店吸烟人数明显减少,以前在单位楼梯间“吞云吐雾”的同事也有部分“转战”到楼外。
据了解,《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施行一年多来,控烟场所检查合格率从77%升至93%。近日,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的控烟令又添新规,5月1日北京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北京市7.1万辆出租车已纳入全面控烟范围,无论司机还是乘客都严禁在出租车内吸烟。
上海也加大了控烟力度。今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实施。与原条例相比,新修订的条例中,室内禁烟区域从特定的室内公共场所扩大到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部分室外场所。其中,餐饮场所、娱乐场所不能划定吸烟区域;国家机关的会议室、餐厅以及共用的工作场所等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禁止吸烟;机场、铁路客运站、港口客运站等取消吸烟室。
据了解,自2010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法定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呈稳步下降趋势。2016年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为8.5%,比2015年下降4.6个百分点,与2010年底18.6%相比,下降10.1个百分点;与2010年条例生效前37.6%相比,降幅达77.4%。
在深圳,控烟力度也不断加强。从今年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两年多的过渡期限届满,深圳市的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从“限制吸烟”转为“禁止吸烟”。
目前,我国已有近20个城市制定了公共场所无烟的法律法规,全社会控烟已成共识。
“近20年来,首次看到烟草销量有所下降是2015年。2016年继续保持下降,尽管幅度非常小,只有2.4%,但这或许是一个拐点。”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一说,“北京、上海、深圳在全国来讲起到了带头作用,尤其是北京效果很明显,但全国的总体控烟形势依然艰难。”
尴尬:公众认识远未到位
烟草,包括二手烟,都是慢病的危险致因之一,但不少民众对烟草的危害认知远未到位。
“当前我国医院的各大门诊,比如高血压门诊、糖尿病门诊都患者众多,但戒烟门诊门庭冷落,这说明公众不认为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对这个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胡大一说。
范思澄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防办公室主任,他每天负责带队在医院大楼内严查吸烟行为。“虽然有控烟条例,但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是好言相劝。”范思澄说。
医院内的一位保洁员告诉记者,许多患者或家属在楼梯间吸烟,我们刚劝阻完转身离开,就听见身后“啪”的一声,打火机又响了。
据湖南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唐细良介绍,一支点燃的烟释放出4000多种有害物质,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不吸烟者处于二手烟中同样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
“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是重中之重,一旦青少年吸烟成瘾,将来慢性疾病的负担将非常大。”胡大一说。
叩问:“世界无烟”何处破局
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晓红等专家指出,我国每年因吸烟导致的肺癌等疾病发病率上升,最有效的防治途径就是全面控烟。当前要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上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增强可操作性。
有专家建议,在供给控制方面,应采取严格措施,对烟草产业的规模、投资、产量指标等进行严格限制。
同时,要从各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措施。例如,中国控烟协会为了减少电影、电视剧中烟草镜头对青少年的影响,设置了年度“无烟电影奖”“无烟电视剧奖”和“脏烟灰缸奖”名单。
民间的控烟志愿者也在积极行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多年致力于控烟工作。今年三月,她组织了首届“极限戒烟28天挑战赛”,93名参赛者中有28人在规定时间内成功戒烟,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关注。
近日,广州1000多名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开展控烟志愿服务宣传;深圳组织“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共有130多所中小学逾7万名学生参与;四川16支健步走队伍走上街头宣传“世界无烟日”。
“控烟的办法有很多,关键看有没有决心。”孟晓萍说。
控烟城市进展如何?——北上广部分公共场所暗访实录
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实施了无烟环境立法,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要求室内场所全面无烟。那么实施控烟措施较为严格或时间较长的城市,公共场所控烟进展如何?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了广州、北京、上海的部分公共场所,实地查看控烟效果。
28日、29日记者在广州走访了一些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万达等大型商场内部未见人抽烟。在广州南站站台,不少乘客在上车前抓紧机会多抽两口烟,随着列车到站,站台上列车到来刮起的风,裹着烟味缭绕。走访市内一些餐厅发现,有食客吃饭时仍在吸烟,封闭环境内,其他顾客难以规避。同时,不少出租车上残留着烟味。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汤捷介绍,广东省15至69岁常住居民吸烟率为27.02%,其中男性为50.84%,女性为3.33%。13—15岁的青少年中有50%以上每周都在封闭的公共场所中暴露于二手烟。
据了解,《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自2010年9月1日颁布实施,2012年8月修订。广州市卫计委爱卫处处长高峰表示,条例实施以来,广州市持续开展控烟宣传、控烟培训、控烟执法和创建无烟单位等工作。2016年至今年4月份,广州市、区两级巡查执法共出动127262人次,劝导个人违法吸烟288111宗,检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85542场次。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社会健康教育科科长秦祖国介绍了2017年全省控烟工作暗访情况。暗访期间室内区域观察到吸烟现象单位的比例为58.6%,高于2016年;在楼梯观察到吸烟现象比例较高,达到30.1%。
29日记者在北京市荟聚购物中心、集美家居大卖场等假日人流集中地走访发现,在室内公共区域无人抽烟。即便是走进公共卫生间,这些曾经的吸烟“重灾区”,也没有见到烟民吸烟的场景。一名卫生间清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少在卫生间打扫出烟头了。
在上述卖场内的餐厅就餐时,记者注意到,几乎在每根柱子上都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字样。餐厅工作人员说,只有少数就餐客人不太自觉,但经过提醒后,大多能掐灭烟头。一位“老烟民”走出包间打算找个能吸烟的地方,“我有三十多年烟龄了,现在最痛苦的就是找个抽烟的地方太难!”
但在一些小餐馆,仍有顾客吸烟。服务员表示,目前只能提醒顾客,但如果顾客不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些不吸烟的顾客则表示,向有关单位投诉举报,手续比较麻烦,因此往往就“忍一忍算了”。
上海是全国最早颁布控烟政府条例的城市之一。今年3月1日起,上海公共场所控烟范围扩大,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在4月上海开展的第二个集中执法周中,松江区共检查1家餐馆、1家游艺城、1家商场、4家网吧、4家KTV,包括之前被罚过和现场随机抽取的场所,控烟情况良好,一家网吧内查到3人抽烟,被当场处罚各50元,对网吧管理不到位也进行了处罚。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教授认为,吸烟对于健康的危害已经广为公众所知,但仍有很多人对室内控烟标识视而不见,使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处于高危状态。这次控烟新规落地,公民劝阻他人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相关义务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广东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