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永恒(五)

0

  选拔学员的标准,无疑是相当高的。政治标准列在首位,又必须得懂俄文,除此之外,相貌也作为一个条件考虑其中,学员须五官端正,因为这是代表中国赴苏留学的。最后,公安部决定从部办公厅编译处的俄文翻译中选挑留苏学员,因为当年在编译处有一批年轻人,他们都是在解放初期参加工作,分别就读于北京俄文专科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俄文班,毕业后分到公安部编译处任俄文翻译。

图为学员们在上企业防火课

图为校方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周年大会会场

  几经挑选,25名年轻同志的名单放到了罗部长的办公桌上。罗部长一一看过,划圈审定。于是,中国消防史上便留下了这25名留苏学员的名字。

  这25名挑选出来的学员将去苏联学习消防的列宁格勒消防技术专科学校,是一所军事学校。为此,公安部政治部与中央军委紧急协商,最后征得军委有关部门同意,25名公安民警赴苏留学期间全部统一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校官服,每人各发一套呢料军服、一套哔叽军服,外加呢大衣。着军服即需佩戴军衔,按照25名学员当时各自的级别,他们分别可以授少尉、中尉、上尉和大尉军衔。然而组织上考虑学员们主要是去学习的,在苏联老大哥面前还应谦虚谨慎,因此决定不论这25名学员在国内各自的级别高低,留苏期间一律授予解放军少尉军衔。同时,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在学员中建立党团组织,由陈永涛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杨海泉同志担任班长、舒慈煜同志担任副班长,汪祖烈同志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程世玉同志担任宣传委员,兼任团支部书记。由上述5位同志构成了全体留苏学员中的领导班子。

  留苏学习一事,犹如喜从天降,落在了25名年轻人身上。得知这一喜讯,这25名学员无不惊喜万分。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能够被国家选中赴苏联留学,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呵,其荣耀溢于言表。同时,这25名学员又是多么的幸运。他们其实不知道,当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在政治上已产生分歧,只不过这种分歧尚未公开,两国关系表面上还是相当友好的。然而有些迹象却已经产生了,就公安部来说,不少中方聘请的苏联专家已开始逐步奉调回国,苏联专家回国了,编译处一些俄文翻译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工作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25名年轻的俄文翻译突然被选中赴苏联留学,其幸运之处也就在此了。

  这批学员都是年轻有为的俄文翻译,不过他们对消防知之甚少。刘万臣清楚地记得,当年是编译处领导找他,说有一件事请你考虑一下。什么事儿?刘万臣还在揣摩,领导接着说,组织准备派你去苏联学习。啊!到苏联去学习,刘万臣顿时觉得一股热流往上冲,他马上想到是不是去学侦察,因为他平时的翻译业务主要在刑侦方面。领导接着说,是让你去学消防。消防?刘万臣一怔,消防是什么?消防有什么学的?领导语重心长地对刘万臣说了一些有关消防的事。可是今天刘万臣回想这事时,记得领导说了许多,但他现在只记得一句,那就是到了共产主义,消防还是需要的。

  就这一句话,使刘万臣毫不犹豫地表示,去!

  也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刘万臣的命运,使他从最初的一名俄文翻谇成为一名消防专家!当然,这是后话了。

  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每个学员都经历的简单过程,使25位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公安部政治部和消防局集中在编译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出国前的集训。集训期间,学员们进行了极为热烈的学习讨论;总参派来了军事教官,指导这25位学员的军事训练,要求就是举止必须像个军人。公安部消防局则派了消防人员,专门为这批学员讲解消防的ABC,帮助大家步入消防的大门。临行前,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王昭同志,公安部消防局局长冯纪同志专程来到集训地--编译处驻地大观园,给大家做最后的动员。王昭同志要求学员们要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大家不是去镀金,而是要扎实地学习苏联的消防,学成归国更好地为祖国的消防事业服务。王昭主任特别告诫学员们:你们到苏联去,只有向苏联人民学习的权利,没有享受苏联人民幸福生活的资格!

  牢记着领导的谆谆重托,胸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25位学员告别祖国,告别亲人,踏上了赴苏留学的征程。

1
共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 发表评论
还能输入200

评论只对会员开放,请【登录】后再进行评论,
如没有帐户 请先【注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