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讨论:放了之后怎么办?

0



放管服,是国家大计。

有些事情,赶上了,就是历史的注定。

执法怎么追责,注册消防工程师还有市场吗……

如果部分消防行政审批放掉,会怎么样,要怎么办?

 

1、放掉建筑的消防验收

1)企业会开心。省一道手续,会节约很多时间,工程领域最头疼的就是跑手续,花时间不说,还得看脸色,还有些暗箱,个别的,一言不合还要拍你。

2)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火灾隐患。建筑是消防管理的源头,一开始就少设计个楼梯,不安装消防设施,用了易燃可燃的材料……这些事儿,完全有可能,甚至可能性不小。

3)消防执法怎么办?答案当然是管,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这就相当于先上车后补票。问题是怎么管,对于那些守规矩的单位,没啥问题。对那些不守规矩的,就有些麻烦:两个楼梯现在少一个,增加楼梯、还是拆楼?不改怎么办,不拆咋整,执法难度是不是会加大?万一出了火灾,算谁的?现在,啥都不怕,就怕追究责任,干了半辈子,一把火可能会烧进去,那就惨了。

 

2、放掉消防中介机构资质的审批

1)几家欢喜几家忧。欢喜的,刚凑齐人、整好场地、领到营业执照,这立马可以开干了。忧的也有,好不容易费劲费钱费时间办下来资质,不用了?哦,谢他,麻衣狗得。

2)更忧的是注册消防工程师。维保、检测、评估,这些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是现阶段注册消防工程师的饭碗,资质不办了,这些服务机构就有可能不给饭吃了,或者有执法部门来检查就临时给饭吃。这,价格就下来了,更担心的是:如果检测、评估都不作为消防审批的前置了,那机构都没活儿干,注册消防工程师还有用武之地吗?

3)怎么办呢?消防执法、服务如果全方位的大包大揽,那既没那么多人也干不好。发展培育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是好事,这劲儿不能松。注册消防工程师是近年来消防最成功的一项政策,2018年全国有90万人学习报考,如果一改革,考出来的人消化去哪儿?是重点消防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还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在修法、调整政策时,做好相关的配套。

 

3、权衡,衔接,各方都要认真思考

1)让行斑马线。这事儿我印象特深,让行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会方便行人,问题是会影响车辆通行速度,并造成交通事故。后来,一声令下全国执行,好多城市一开始的时候,后面的车老刹不住,那段儿交通事故特别多,怨声载道,但交警坚持住了:就得改。过了几个月,交通事故减少了,大家也习惯了,司机也不抱怨了,城市也文明一些了。这个改革的过程,值得思考。

2)放是大趋势。经济不好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吃饭,饭都吃不上,你让我买灭火器?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尽可能要少管,要改变思路,多服务,要用市场的手去调节,要相信大多数单位和人。所以,放掉一些权,特别是放掉一些审批,符合特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放,而且要大胆地放。当时在深圳划了一个圈,多少人反对?也没啥嘛。

3)管服要衔接好。放了,就得有点后招儿,要务实,要给出路、改思路、配套政策。比如,执法要考虑其难度,抓大放小,建筑消防要考虑的就是强条,其他的别管太多。强条违反之后、或者出了火灾,责任的板子要打在单位身上,别让消防监督员头上顶天大的责任,大事小事都揽来,天天检查 ,天天去要求单位改,改不了、出了事还追究监督员。在放的同时,管服就要想好,千万不能一拍脑袋放了,后面的事还八字没一撇儿。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天冷,河这么宽,摸石头的事儿不能光让几个人干。

大家伙儿的意见都听听,权衡,或许过的快些。

 

 

来源:靠山屯闲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