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中国经济玄机大起底,财富风暴正涌向哪里?!此文略长,建议收藏

0



历史终将证明一件事:世界最近的15年(即2002——2017年),最值得研究一件事是: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这15年走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包括所有的经济学家。可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天,我们就把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似火流年,清晰完整的梳理出来!读懂了这15年,不仅读懂了中国,也读懂了未来!

2002年为起点,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GDP增长率驶入8%以上的快车道,持续了10年,直到2011年结束,然后增长率降低到了8%以下,持续了5年,直到现在。

所以这15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02——2011的高速增长10年;

2012——2016的低速增长5年;

GDP增长率8%为界限,节点清晰,层次分明。如图:

1)高速增长的10年,让钱飙起来

 

▌ 第一轮房价上涨

既然第一个节点在2002年,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一年,欧元诞生,世界加速一体化;

这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向全世界倾销商品;

这一年,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eBay进入了中国;

除了以上大事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国土部出台了一份文件,规定凡经营性的土地出让一律实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当时的人们,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份文件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

因为中国从古至今,真正的财富表现形式其实从未改变,那就是——土地。土地在农村是耕田,是农民的根本;在城市是房子,是居民最值钱的东西。所以古代的财富在地主手里,现在的财富在房东手里。

中国自1998年就启动了住房改革,从1999年起停止住房分配,鼓励个人买房,住房的需求经过三年的酝酿已经完全释放,而这一份涉及到土地政策的文件,一下子把房地产变成了卖方市场,因为开发商必须向政府购买土地才可以建房售卖,所以房子一下子供不应求起来。

商品的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房子来说,由于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缺失、城镇化的加快,所以需求被无限打开,而土地供给是受政府约束的,这种畸形的供求关系导致地价、房价一路高歌猛进,GDP被迅速拉动。

这一轮房价的飙升是供求关系导致的。

▌ 电商兴风作浪

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产品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制造业、贸易业被迅速拉动,大家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手里有钱了,同时内需也被拉动了。这就是三驾马车的由来:出口、内需和投资(主要是房地产)。

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的eBay在这一年进入了中国。在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稠密的国家,电子商务很容易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什么?是直接搭建了一座工厂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压缩所有的产业链。而且它将所有产品都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去对比购买,哪个便宜买哪个,哪个看上去靠谱就买哪个。

戏剧性的是:第二年,就是2003年,中国的淘宝诞生了,它将互联网思维之一的免费思维做到了极致,一招打败eBay,然后一统了中国电商江湖。

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的品位决定了产品的品质。淘宝迅速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工厂为了讨好消费者,都拼命的去降低成本、努力做到物美价廉,同时为了使产品看起来靠谱,也会去刷单,衍生出了一条条灰色产业链……

最重要的是,这就使我们的制造业陷入到了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所以电子商务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是巨大的。于是,工厂的利润开始越来越薄。

▌ 四万亿计划

2007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并在20089月演变成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美欧日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于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受其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开始下降。

受此影响,中国房价也出现了回落。

眼看着危机将影响到中国经济,中国于2008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四万亿计划。外需减少了,那就去扩大内需。

事与愿违的是:我们印出的这四万亿钞票,根本没有流到消费市场,都去了哪里呢?去了当时利润最高的地方:房地产

▌ 房价第二轮飙升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拿到了银行的钱,但当时企业都处于低价竞争状态,核心竞争力不在研发,而在降低成本。工厂的利润越来越低,银行的钱都是有利息的,于是很多企业都把钱投向了房地产。

这一年,很多教育、家电、服装、食品企业都转型做起了房地产,比如宁波的雅戈尔等等,因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

所以这四万亿又把房地产行情拉了一把,房价又开始飙升。

2009年成了房地产最火的一年。原本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开发商门可罗雀,第二年就上演了乾坤大逆转,呈现所谓的报复性上涨,后来不得不捂盘惜售;购房者从观望犹豫到排队疯抢,就连王健林都怀念这一年楼市的火热。

这一轮房价的飙升其实是四万亿投资拉动的。

房地产一路快马加鞭,如过无人之境,各地都有自己的造城计划,各种新区、开发区、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社会的资金、资源、人才都涌向了房地产。当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

▌ 史上最严房产调控

四万亿政策就好比一个人发烧了,给他打一针抗生素,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后遗症也留下了。

两年之后,房地产的后遗症开始凸显了,房子空置的越来越多,各地都出现了空城,国家开始意识到这样下去会绑架整个中国经济。

于是,从20101月的国十一条20111月的国八条,史上最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出台了。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调到30%及以上;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三套及以上住房暂停发放贷款等等。

楼市在这一年出现了转折,中国经济的高速上涨阶段也到此为止。纵观这十年的历程,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房地产。


1】【2】【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