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消防参谋”来电?骗取10余万元获刑4年!

0

  

    接近年关,电话诈骗的频率提高了,而骗人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上海市金山区某公司的吴经理接到了来自“金山消防支队王参谋”的电话,让他买书。

   最终经过侦查,“王参谋”实为冒充消防支队参谋高价推销消防法律书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最终,该团伙主谋胡某方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4980元买了套“消防法律书”

  记者从金山区法院了解到了案情始末,2017年初,吴经理接到一起电话,对方自称金山消防支队的王参谋,并表示北京法制编委会出了一套书,让各地的公司企业项目部学习法律法规。王参谋咨询吴经理能不能买下这套书,整套书费用是4980元,并承诺如果订了书籍,以后再有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或其他问题都可以找其帮忙。

  吴经理当时心想,公司与消防部门搞好关系的话,今后总会有些方便,再说4980元也不是大数目。于是,吴经理果断答应了“王参谋”的请求,由“王参谋”先把书籍邮寄到公司,再凭汇款通知单支付相应费用。

  两天后,吴经理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有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实用法律汇编》(最新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汇编)共计上、中、下三本,包装简陋、质地粗糙。快递盒内还放着一张开票金额为4980元的发票和一张汇款通知单,发票公章开的是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

  吴经理觉得书和发票看着都有问题,便留了个心眼,电话联系金山消防支队核实。消防支队回复称,从未有订阅消防书籍的任务,吴经理随后果断选择报警。

  假参谋推销书籍骗取1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经过侦查,2017年4月,公安机关将这伙冒充消防支队参谋高价推销消防法律书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捕归案。

  据了解,此团伙共有5名成员,主犯胡某方曾于2009年因组织他人冒充消防支队参谋给企业打电话推销消防书籍受到了法律惩罚。8年后胡某因手头经济拮据,又开始重操旧业,组织穆某某、胡某权等通过在网站上购买企业信息,获取联系方式,向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拨打诈骗电话,冒充当地消防队参谋,以推销任务为名,向多家公司推销消防安全法律书籍。每本以100元的进价售至1580元至4980元不等,2017年2月至4月期间,共计骗取10余万元。

  上海市金山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胡某方、胡某权、穆某某等5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先后多次冒充消防队参谋拨打诈骗电话实施诈骗,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最终,胡某方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其余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一年八个月不等,均处罚金。

  执行公务需两人以上着制服主动出示证件

  金山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冒充消防部门,以推销消防安全管理教材、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等形式的诈骗活动。

  法官特别提醒,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按照规定为两人以上,并身穿制服、主动出示工作证件。被检查单位对执法人员身份有怀疑时,有权要求其出示证件。

  行政执法机关组织培训会通过正式文件、召开会议、上门传达等形式进行。发布相关公告、通知不会仅用传真的方式;不会在检查或培训的时候推销器材、书籍等。企业或市民一旦发现有诈骗行为应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相关:8类消防骗局

  近年来,利用消防行骗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而骗子的欺诈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许多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精心设计了许多新骗局。当前,冒充消防部门的诈骗活动频繁,通过拨打电话、群发短信、微信等手段实施消防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为了让大家擦亮眼睛,消防部门整理了8类冒充消防人员实施诈骗的常用手段。



这些消防诈骗手段

再遇见千万别上当

  手段一:劣质产品,高价推销。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手段二:假装检查,收取罚款。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手段三:上门检查,强行推销。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后往往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而从中渔利。

  手段四:发布通知,骗培训费。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手段五:征收“押金”,允诺退款。打着“消防安全防火”等旗号,到处征收“押金”,并声称只要在一定时段内不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就能全额退款。

  手段六:免费培训,推销器材。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联系市区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等器材进行推销。



  手段七:“便衣督察”上门恐吓。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手段八:电话威胁,推销器材。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骗术揭秘:“消防参谋”的来电



信息来源:消防百事通   





1